- 朱铁军
刘郎的诗读起来口齿生香,这一组诗也非常能看出作者的诗学功底。刘郎的诗歌常给人驾轻就熟之感,字句浑然天成,品味起来如沐春风。在现代诗歌诗意晦涩难懂,意象跳脱杂乱之下,刘郎的诗歌依旧保有清晰的思想脉络,但同时这并不损害他诗歌的多义性和发散性。他的思想或飞扬,或深沉,又或童真,都有一番风味。
- 欧阳德彬
阅读这组诗,心灵似乎插上了翅膀,在精神与理想的维度自由翱翔:沐浴在午夜的孤灯中,躲藏在蝴蝶的羽翼下,在街头与一条野狗问答,在路上与一颗孤星对语……在钢铁水泥的丛林中,呈现出古老迷人的诗意和追索,沉思与冥想,仿佛在与内心世界中的上帝交谈。
- 刘洪霞
虽然取材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元素,却能使平凡升腾出哲学的诗意,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来自于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内心时刻的警醒。诗人有极好的艺术感悟力,“明明已经写下那么多诗歌,把他们聚拢起来,点燃了,也还是不够一个人用来取暖”,可谓金句。90后诗坛新秀,未来可期,值得关注。
- 唐小林
在当下,写诗的人特别多,但能称为诗人的却并不多。读刘郎的诗,我很喜欢他语言非常干净,简洁,那种浓郁的诗意并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的。尤其是这组诗中的《写作业》,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的童心,以及什么是真正的父爱。这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式的天趣,不加修饰,不讲技巧。因为,最好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好的诗歌都是发自内心,水到渠成的。我们这个时代许多写诗的人都太世俗、太狡猾、太自以为是了。
原来没有树叶是一模一样的,深刻拜读了刘郎老师的诗。写诗,自求韵味天成,不拖泥带水!一组诗,细微入著,点滴之间,确有排山倒海之势,内力深厚也。 虽文学楼一面之缘,但印象颇深。我在桥头,你在塘尾,直线距离不远。
那天在沙井遇见刘郎,介绍说他是90后诗人,今天读完他的诗,果然气度不凡。一组37首组成《深圳梦》,串起了人们在深圳打拼的生活。《有的风》一直吹着我们往前走,《有时候》依然有人像妈妈那样抱着你,《写作业》我告诉孩子的,字是有生命的《深圳梦》你躺在深圳的某栋楼思考着怎么能把自已变成那只鸟等等。作者的诗易读易懂,每一首诗如天上的星星似乎相隔很远又很有关联。光可以可照亮黑暗中的路,孤独是一笔财富。
光、蝴蝶、一只手、去卫生间小便等等,任何一件事一种物品,都被他信手拈来作为素材。这些素材在他的诗中又有独特的寓意。
接上:看似不甚着力,其实都是惨淡经营的结果,往往令人在轻快的阅读中又不自觉地产生出习惯性的期待——他会怎样写出下一句?他会怎样结尾?他要在整首诗里告诉我什么?他的诗量不算大,虽然也不算小,但是,“明明已经写下那么多诗歌。/把他们聚拢起来,点燃了。/也还是不够一个人用来取暖。”所以,还是期待他多写些,再多写些,冬天来了,春天还有很远,我们需要储存更多的木柴,才能顺利度过漫漫寒夜。
谢谢瑄兄,关于冷僻字词的问题需要解释一下:稍冷僻一点的字词我可能都认不出来,所以只能选自己认识的用
我本人是比较偏爱刘郎的诗的,就像我偏爱天上那盏“真正孤独的光”。在我看来,他的诗有点像中国古诗中的绝句,经他以现代手法、现代思想过滤之后,打磨成一种崭新的美学风范:1、从不使用冷僻的字词,以平淡字眼造就丰富之意韵;2、形式短小而精悍,尽量剪除多余的字句;3、场景和结构的布置,于蜗牛壳里做道场,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4、在诗歌意象与元素的选择上,基本都源自身边和眼前,在熟悉的事物中提炼出艺术的陌生感,
我不懂诗歌,也不懂90后年轻小伙。但我对于生活一直保有热情,有时候也会像诗人一样思考。有时候也会揣摩深圳和故乡的不同。曾经感觉故乡的一切触手可及,而在深圳,一切都很缥缈——够不着,看不透。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我吹着深圳的风,听着深圳的鸟鸣,但我丝毫感觉不到少年时那些日子的质感。是的,生活在深圳,好像生活在梦中。
二、生活气息浓郁。刘郎的作品大抵都能从生活中得到映照,它不是那种古希腊式的神话剧或者是学院派的说教理论,它切实存在于我们眼前,我们面对的实在的空间,《写作业》《狗》几首都能体现这点,这些完全源自生活的细节,带给我们的视觉都一样,但感觉真是千差万别。我很难想象,写作业如何能驾驭出一首诗歌,但刘郎确实做到了,他由此及彼,将写作业化成一种生活理想,从中抽取真实的部分,那就是我们的日常,“理想和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