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追溯十几年,或者更久,凉帽是很常见的物件,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凉帽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用于缅怀的追忆,甚至连凉帽的制作、编造,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或许,再过许多年,我们的后辈就看不到凉帽了。想想这些,就特别的惋惜,遗憾这些民间财富的消亡。在这样的思想下,写下关于凉帽的诗句,用文字的方式来延续凉帽的存在,这也许是文字存在的又一意义,记录、再现,让我们通过文字看到那些即将流逝的事物。
凉帽是岭南客家的文化符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题材的诗歌不太容易写,写得太正,容易给人端住的感觉,显得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不太容易体现出个人的情感体验。《竹篾翻飞》不太像主流写作,读起来没有讴歌的意味,多的是寄情于物,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写凉帽制作的过程,寄寓了作者和凉帽制作者的情感、愿景,可观、可感。第二首《长歌与乡愁》则主要写情感,这种题材就比较多了,第一首更显得灵动传神。
凉帽的制作过程、客家人美好的憧憬和甜蜜幸福的生活画卷,就这样被三言两语清晰地铺展开来。值得薪火相传的,不单单是生活的那些细节点滴,还有客家人与生俱来的勤劳、智慧和乐观。而看到“乡愁”二字,我其实有些如鲠在喉的感觉,毕竟在深圳打拼了十几年的我,也是乡愁满满。《长歌与乡愁》,把凉帽中凝结着的乡愁情愫具体化,这样一来,旧时光中的祖母、母亲和兄弟姊妹的记忆,成了岭南文化的灵魂,便多了很多烟火色和人情味儿。
不知是不是去年客家凉帽的参赛作品,但文字很打动人。尤其次首关于母亲的描述,让人眼前一热。去年我也写了一组《母亲的凉帽》,这篇似乎异曲同工。或者说,关于母亲的诗篇都能有相同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客家凉帽作为一项久违的客家物质文化遗产,寄托了客家人在迁徙、变迁、人文传承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最终能将类似凉帽这项人文遗产流传下来。于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凉帽的编制过程,看到它寄托着母亲的记忆
甚至是过往光阴的留恋和记忆。客家凉帽因此有了生命力,隐喻和象征。如果能有更多首关于凉帽题材的集结,效果会更加好。希望看到更多这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