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坐着地铁看光明》,耳旁不由得想起《天路》那首优美的歌。光明的变化的确太大了,仿佛是一夜之间,高楼拔地而起,宽敞的道路,流连忘返的美景——光明的前途一片光明!如果说以前我们没能看到深圳从小渔村变为国际大都市,那我们现在从光明身上,可以领略到了!身在深圳,为之骄傲!因为我们贡献了一份热!
光明,一个充满希望的地名。虹桥,红花山,光明农场,光明乳鸽,公明乳鸽~~此文带着读者坐地铁去这个具有美丽名字的地方去,心情自然畅快。这里的诗歌优美流畅,用词时深情饱满,读起来押韵且充满真情实感,让人情不自禁的也喜欢光明,向往光明。这里的诗歌表达是一种情绪的升华,意境非常,让人有立刻动身的念头。
记得我第一次去光明,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到处是荒山野岭,非常的偏僻落后。如今的光明早已今非昔比,随着作者的诗歌,我们坐上光明的地铁,畅游极有文化底蕴的茅洲河,有着动人故事的陈仙姑祠,再来逛逛始建于民国的极具文化特色的光明老街,然后来到有着满山葱绿荔枝树美丽的红花山,踏上1005步的石阶,去看万家灯火......作者的文字,让我有马上坐着地铁去一趟光明游览的冲动。当我的向导可否?
被你的诗歌题目吸引,慢慢读你的诗歌,是一种享受。正如你说的诗歌是可以触摸的灵魂。我也经常坐地铁经过公明,公明这些年确实建设得非常好,你的笔尖几笔把公明的美丽勾画呈现出来了。茅洲河、红花山、公明老街、公明地铁、陈仙姑祠这些景点,这新旧元素被激活了,一种历史,一种故事,一种文化、一种现代气息呈现。你笔下的景点,下次我去光明的时候,借你的诗歌再次游一游!
许彦华老师的诗句里含着爱,有光明元素,茅洲河,陈仙姑祠,公明老街,红花山,在他的诗中格外美,想象瑰丽,设喻巧妙,情感之美,即为诗之美,情感为线,每一诗章便是串起的珍珠,熠熠生辉。
组诗《坐着地铁看光明》,光明的山,光明的水,光明的人物风情,光明就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诗意绵绵,绿色城市的美,美得像天山的街市。一群群地吐着泡儿“摇曳着漂亮尾巴,静静的伏在浅水伺机等待,一个激愣荡起一圈圈波纹,一对吃惊池鹭匆匆赶来,一轮落日掉进浅水恋恋不舍”水美。“沿1005步石阶,踏上山顶,如入鸟的天堂,清脆之声跌落山林”山静。“一条条玉带镶在巨大的蓝色宝石上,一个个甲壳虫串成一线,”城美。
在这组微诗歌里,“深圳市光明区”元素总是自然出现,比如茅洲河、陈仙姑祠、公明老街,等等。这既与本届睦邻文学奖大赛的主题“城市漫步”相吻合,也很容易让读者在吟诵朗朗上口的诗句时,脑海中总是不自觉的出现有山有水、有形有色的“光明”景象来。也正因为主题合乎“参赛要求”,句子内容“唯美意境”,我相信这篇文章应该能入评委的视野,从而走的更远。
5年前我们去光明是坐的778公交到达,或是坐882在红花山公园转车。6号线地铁开通,去光明非常快,去沙井也更方便。游光明大街,穿科学公园,过楼村,到红花山,到处都是欣欣景象。各色鱼儿在茅州河自由畅游,池鹭荡起波纹。白墙黛瓦的公明老街,古井、骑楼诉说古时的模样。沿1005个台阶拾级而上,观山花红透天边。光明,有太多令人向往的地方,在作者笔下一一展开。我要去光明,这是多少人的宿愿。
用脚步去丈量一座城市,私以为,这是一件顶浪漫的事。
有伴同行当然最好,若是孤身前往,又有何不可。
这座城市从不缺乏美,只要你有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习惯了住在福田的人来说,光明是很远的另一个区。这种远并不是指物理上的,而是指心理。
感谢作者,下周我要坐着地铁去游光明。
第一首诗把地铁想象成一条海中的鱼,视角独特,把光明比作大海,所看到的每一处美景都显得很特别,结合东方神话,又恍似游在海底龙宫的感觉。第二首诗把茅州河的美写得异常动人,“河水微微耳语”、“金波闪烁,诡秘地眨着眼睛”几句有灵气的诗句,体现诗人的用心观察。第四首写红花山的美,“九层宝塔金光闪”、“四面火龙围着转”,体现宝塔在夜色中的魅力,那一千零步的石阶,那网红草和蘑菇云的荔枝树,都让人要去亲眼一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