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身边有一群优秀的社工和公益人,我对社工、对公益有着特别的关注。偶然的机会,知道深圳竟然还有一条社工街,迫不及待前来一探究竟。
听说社工街汇聚了全深圳最优秀的社工,走进社工街的那一刻,我却以为误入了童话世界
社工村位于龙华区大和村,是一个有着两百多年历史,依山面水的客家村落、沿海侨乡,是典型的城中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大和村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城市化大潮中,大和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资源短缺、安全隐患频发的弱点也暴露无遗。村里流动人口多,村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也成了社区治理的一个难题。
近几年,随着一批又一批社工的到来,大和村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精英社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和村成了群众口中的“社工村”,汇聚了社工行业精英的大和村,顺利开展社区治理工作。
大和村是深圳的首个“社工村”。2018 年8 月,龙华区提出拟在观湖街道创建“社工村”的理念,并完成选址和“社工村”村民招募。2020 年初,3 名北大毕业的年轻人在大和村扎根半年,根据村里现有条件,与本地居民共同制订改造计划。2020 年8 月,开始与村民共同改造社工街。在我们抵达前一个月刚刚完工,难怪我们在社工街从下午逛到晚上都没有游客,原来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走进社工街,右边是一个由键盘墙、键盘坐凳和立体绿化组成、创意独特的键盘花园,54个键盘艺术装置代表着青年与网络,键盘凳子让大家“切换”“回归”“本真”。墙上还有明确标识:如果有网瘾问题需要支持和帮助,可以到社工小院去找社工。
再往前走,左边是一个怀旧电话亭。在手机早已普及的今天,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种电话?对于村里的孩童来说,这也是了解通讯工具变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社工街上有一家糖水铺,店铺门前挂着一个文字牌,写着:龙华社工村大和社区公益联盟成员。糖水铺人不多,冬日的下午,坐在这里晒晒太阳喝杯糖水,真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糖水铺门口,是一处小转角,上方的铁皮烟窗经过巧妙装饰后成了可爱的长颈鹿,烟窗下方配上长颈鹿图案的凳子,一些简单的儿童器械,毫不起眼的转角处就成了小小的儿童乐园,孩童们正在这里玩耍嬉戏。创意和趣味并存,实用与装饰同在。
抬起头,墙上是一幅社工村平面图,缤纷的色彩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童话世界。社工街内还有依电线杆而建的指示牌。随手一拍,都是最动人的画面。街道两旁鲜花绽放,每一盆花都是“名花有主”,因为花盆下或是花茎旁都有一个文字牌,上面写着村民或者旁边幼儿园小朋友的名字,还有关于花的介绍,原来,这些花有些是村民捐赠的,有些是旁边幼儿园因地制宜作为植物园给孩子们作为种植、认识植物的基地,实现家园共治,真是物尽其用,两全其美,不同品种的鲜花竞相绽放。使社工街焕发出花团锦簇的生命力。
在整条街的中心,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观湖社工站也在同一栋楼。让我们驻足的是社工站左边的一片社工主题翻转墙,翻转牌正反两面不同颜色,翻转之后可以组成不同数字、图案,还有可更换的文字帖,通过翻转牌进行社工知识的普及,给居民正向的、积极的引导。我翻转的第一块牌牌:被爱是美好的。我想,所有的美好都值得期待、充满感激,无论爱人还是被爱,都是幸福的,始终相信:幸福是一种能力。
社工站右边是九宫格的镜子,为什么是九宫格,我想,也许是受到朋友圈九宫格的启发吧,习惯了用微信用朋友圈的现代人,九宫格最容易引起共鸣,九宫格的镜面还可以随意转动。我们转动镜面用手机对着镜子自拍,用镜头定格镜子中的自己。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片,原以为只是装饰,没想到竟然隐藏着深刻的含义。原来,这是垃圾分类艺术墙,墙上的背景,远看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走近了细看,原来是用废弃的瓶盖拼出来的,包含了垃圾分类座椅和星空瓶盖墙两部分。看了墙上的介绍以及垃圾分类艺术墙前后对比,当时我就震惊了。改造前与改造后的图片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是社工和社区居民捐赠的瓶盖,共同参与完成的艺术墙,设计者的用心用情也可见一斑。居民在参与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变废为宝,根植垃圾分类意识,更是增强了凝聚力,树立了团队意识。
大和村是典型的客家村落,作为客家人,我走在大和村,眼前是熟悉的客家建筑、耳畔传来的是客家乡音,满满都是亲切感。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橘黄色温暖灯光中,孩子们在小巷中踩单车,奔跑嬉戏,疫情之下的社工街,一派安静祥和。
店。走进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龙华社工村大和社区公益联盟成员”的文字牌。据工作人员介绍,店内所有的装饰画,都是社工画的。看着店内满满清新文艺范儿的装饰,没想到跟烟熏火燎的烧烤毫不违和。我们坐在榕树下,点了烤羊肉串、烤豆腐、烤茄子,大快朵颐,吃出了烟火人间的诗与远方。
社工街的改造,赋予了大和村新的生命力
吃完撸串,我突然希望对社工村有更多的了解,于是又返回社工站。此刻,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社工站大门依然敞开,我站在一楼问:“有人吗?”从二楼下来一个斯文秀气的姑娘,听说我想写一篇关于大和村的文章,热情地给了我一些小册子,并告诉我,民政局领导和设计师们、社工们还在二楼开会,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工街。细问之下得知,这个姑娘是北大人类学的在读研究生,在协助做一些文字整理工作,她向我简单介绍了社工街的情况。
说话间,从二楼又下来一个小伙子,拿着快餐单过来让她点餐。我看看手机时间,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不禁感叹,繁华温馨的背后,是一群人默默无闻的付出,不由心生敬意。
从小册子以及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目前,深圳社工持证专业人数有2万多人,行业从业人员9000多人,服务领域广泛,服务人次不断增加,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特殊时期,面对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社工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在抗疫前线,用社会工作者的果敢与担当,谱写了“逆行者”最美的篇章。
龙华社工街,汇聚了全国社工精英,成立了社工之家,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社工的智慧与情怀,让老村落换发新的生命力,随着熟悉社工街的人越来越多,相信这里也将会是众多社工梦想开始的地方。
借此机会,向平凡而不平庸的社工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