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风易客
  • 1100
  • 5条
在远方 把生活过成诗
  • 海选入围

诗与远方,出自高晓松的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非常唯美的一句子!

稍微想一想,现实中有诗,还有远方,是多美好的生活!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幸福安康,还有美好的未来!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于是,人们把“诗和远方”当成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之一。

诗与远方,放在一个人的命运中两者之间多少有点辨证关系,还有哲学道理!有些人在家乡、有些人天生,还有一些人在贵人的帮助和扶持下,不需要去远方,生活就非常美好、甚至还有壮丽的诗篇;

有一些人命运中就注定了只有先去远方,才能够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

这种辩证关系,具有浓厚的唯物主义色彩,虽然多少点有唯心思维,但它绝对区别于算命先生所说的那样,谁适合到东北方发展,谁又适合去西北方才有进步,这种歪门邪说。

诗与远方,更多的时候还是一种愿望,就像心灵鸡汤。

作为唯美的词语,之所以被大多数人认可,并存在于人们心中,正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个远方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人们才会去追求、去奋斗!

事实上,诗与远方,这句令无数人赞叹的句子,相对于各人的身份、地位,它解释岀来的寓意、期待和希望值是不同的。尽管人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工作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就像什么是幸福生活一样,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回答!

社会又现实也残酷,只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结果,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也才是丰富多彩、五彩斑斕。

人间四月天,桃花细雨润绵绵。与往年不同的是,2024年的4月深圳雨水特别多。

这一天,天气放睛,自己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我倏然有想去外面看一看的冲动,但不是远方。只是同一个城市的另一方:福田区新洲、上沙和下沙。

我选择地铁公交出行,手机地图输入福田区新洲花园为终点站,很快显示从地铁7号线龙井站上车,在地铁石厦站C口出来,骑行1公里就到了新洲花园。

我看了看地铁线路,中间要经过上沙村、沙尾村。

喜欢在深圳城中村阅人情世故,读人间烟火的我,决定先到我居住了6年的新洲花园小区看一看。然后,再折回去看一看久违了的上沙村和沙尾村。觉得这样的行程有点小意思,或许还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遇见,甚至小欢喜!

也许自己情感细腻性格所致,对过去心怀念想一直是我的心理常态。

很多时候,我会在回忆中,找回自己过去那些曾经不舍的快乐。当然,还有少许令自己骄傲的事情。

包括爱情,以及爱情以外的那些事。

哪怕是当年的一首歌,一段词,只要再次响起,或者出现,我就会想起过去关于那个地方、那些人,很多的往事和许多的记忆……

比如,当我听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我一定会想起当年自己一个人行走在珠海市香洲区大街上,那个每天晚上在商城门口卖唱的歌手。

那天,我坐上地铁往福田新洲花园去了。

38分钟左右,我从地铁7号线石厦站C口出来,站在路边看着匆匆而过的行人,行驶在新洲大道的车辆,霎时有一种走错了地方的感觉。我遥望着对面的新洲花园,附近的那几栋农民房,大脑中似乎在搜索当年的景象,还有那些特别有记忆的地方。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此地当年的影子。然而,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村还是那个村,街也还是那条街,可出现在我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固化在自己头脑中新洲村原来的那些印象基本上没有了。

房子漂亮了、街道整洁了,环境变美了。

只是路上的行人少了。

我徜徉在新洲河碧道。据说,这是福田区首个都市型碧道。

一会儿,几只小鸟从碧道飞上树枝,吱吱地像歌手在歌唱;鹭鸟在河面上觅食,或在空中蹁跹飞舞,或停在河畔的栏杆上、大树顶上栖息。

水清岸绿,鱼游鹭翔,颇有意趣。

一幅水清、岸绿、景美,水城共融生的美景展现在我面前。

变化太大了。福田新洲花园小区我居住了6年。

自从搬离后,我有14年没有来过。

从事媒体工作的我,因为珠海那种慢悠悠的生活状态,一直向往激情燃烧与热血奔腾地方工作的我,2004年4月来到了深圳宝安工作。

那时,深圳经济特区还分关内关外。关外的人常常把去福田、南山、罗湖、盐田逛街、游玩或者办事,都说成是去了深圳。

当年,在大多数深圳人印象中,关外是农村,关内才是城市。我喜欢城市的生活,自然就选择居住在福田区新洲花园小区。

那时,周末没有时间谈恋爱,也没有时间走亲访友。不过,我也有自己独有的诗与远方生活方式,那就是周末去东门看漂亮的美女,或者像女人一样逛罗湖汽站那个特别多香港中老年人购物的卖场。

赏四处美景,阅人间春色!

在权衡了居住在城内福田、农村宝安的利弊后,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搬去了宝安区新安湖花园小区。

那个时候深圳经济特区也还没有内外一体化。

在宝安居住的日子里,我不时会到小餐厅、大酒巴、大排档喝小酒,唱首歌,自认为过着犹如有诗一样的生活,也学会了喊为自己服务的女人为靓女。

“来,靓女,加点茶!”、“靓女,少辣!”这样靓女靓女的喊,在宝安区到处能听到。

靓女、帅哥,是广东典型的最文明用语。

很多时候,我不敢恭维,只能顺从。但是,只要在公共场合遇见熟悉和陌生的女人,不管老少,打招呼我都称对方为靓女。

这样,给人的感觉我就是宝安本地人。至少也是广东人。

入乡随俗嘛!我多少还懂!

在深圳的二十来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诗与远方间徜徉。其实,更多是奔波。

理想与憧憬,希望与梦想,在一个不年轻的中年男人心里荡漾。诗与远方,远方到底有多远?自己一直没有答案,只有概念。生活、工作中,是先有诗,还是先有远方,还是诗与远方一起。

意思就像歌里唱得那样: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逢;路过你居住的城,这算不算相拥。

这样的形容不知对不对?

不过,我也不想去寻找答案。很多时候,有了答案就伴随着失望。就犹如一个特别想念的女人,永远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比见面更好。

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在想象中。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的想法?但,我是!

现实中,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富不富裕,社会上所有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想把生活过成诗,而奔向远方;

或者是奔向远方,把生活过成诗!

无论我最早居住在福田区,还是宝安区,甚至现在的南山区。对于一些人,一些事,或者是一个社区,一条闹市,甚至是一家小店,一个摊位,不经意间我对它们就有了感情,也就有了回忆。然而,更多的时候我想用笔书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这些故事不一定能够成为诗来歌颂,哪怕大家都憧憬着远方。

故事不一定感人,但他们一定是勤劳还辛苦!

按照他们的原话说,天天累得像那个啥一样,还赚不到几个钱。在号称搞钱的深圳,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辛苦、勤劳去追求和憧憬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居住在深圳城中村的人们也一样。尽管大部分是来深建设者。

走进上沙村,像所有深圳的城中村一样,这里也变得卫生、整治、漂亮多了,只不过来来往往的人比10多年前少了。

也许是中午大家还在上班的原因,偶尔有一二个年轻人从出租屋里走出来,或者走进去,大街小巷的行人还是稀少。

更多是穿梭在大街小巷送快递或者送外卖的小哥,在忙碌着。

几栋正在建设的高楼像春天里竹笋似的,天天节节拔高,似乎要触到天空,云彩在它身边飘过。已经建好的几栋高楼大厦围绕在上沙村四周,一下子上沙村显得非常的高大上。

记忆中的上沙村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在印象中抹去。

幸运的是,一座叫怀德黄公祠,另一座叫天后宫的建筑,还稳稳的坐落在上沙文化广场上。上沙黄公祠,在现代化的广场和高楼大厦中间特别显眼,与大门前的八宝炉、香炉相映衬,勾勒出古建筑固有的年代之美,述说着上沙村的前世今生。

中午12点钟,我向上沙村外走去,眼神边往右边的各种店铺巡视。因为左边是上沙文化广场。

十几家店铺,要么是潮汕牛肉粿条粉店,要不就是紫金八刀汤饭、龙江猪脚饭,还有什么丰顺汤粉饭。虽然说自己是个客家人,对于这些藏着浓郁广东味道的客家饭菜、潮汕牛肉,想吃的欲望没有刚来深圳那个时候强了。

我眼睛一亮,一家东北手工水饺店门口站着不少人,看上去是在等饺子吃排队的人群。店铺里外是人进人出,一派繁荣景象。

生意做到这个份上,真的令人羡慕!

对,吃盘饺子,要盘凉菜,喝点小酒,不就是一顿美味佳肴嘛!

于是,我走进了水饺店。

老板娘是一个中年妇女,岁月对她还是友好,1米68左右的身高,丰满到凹凸有致的身材,精致的容颜,让她风韵犹存。在众多中年妇女堆中,不说她鹤立鸡群,起码就像广东人说的那样是一个很靓的女人。

她操着浓厚的黑龙江口音普通话,“哥呀、姐、妹”的热情称呼,使小小的店里充满着大爱般的温暖。生意也像煮饺子锅里的水一样,热腾着呢!顾客就像进自己家吃饭似的,付完钱走时还要给老板娘打个招呼,“姐,吃好,走人了!”

感觉这家伙应该也是个东北人。

“好嘞!走好。”老板娘一声热情的回应,随风一样飘荡。

在等待饺子出锅时候,我观察了起来。

老板娘站在店铺门口热情迎客,2个中年妇女往锅里下饺子。在一块长长的案板上,3个中年妇女担当起白板师傅的角色,在和面、擀皮,动作是那么有劲,还潇洒自如;而站着的4个中年妇女紧张有序地在包饺子,动作有章有法。

不像南方人包饺子那样显得笨拙。包出的既像饺子,又像馄饨。

我数了数店铺里包括老板娘总共有10个中年妇女,相同的是她们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和白色帽子,淡蓝色围裙,给人的感觉不仅是卫生、干净,利索,更像当年国营饮食店的工作人员。

有模有样,那么专业。成为上沙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后来,我一打听,果真她们是东北原某国营饮食店的员工。只不过现在下岗了。有的是奔儿子、有的是奔着女儿,来到了深圳福田;有的纯粹就是奔在上沙村开店的老板娘而来,在深圳打工赚钱。有缘分的是,老板娘和9个妇女原来都是同事。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又走到一起来了,相聚在上沙村这个东北手工水饺店。

述说当年的友情,调侃现在生活的不易。

我看着她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听着老板娘“姐呀,哥的”浓厚的黑龙江口音。整个过程,另外9个中年妇女基本没有说话。

我想了想,这才是真正的东北手工饺子店。

如果说东北手工饺子店的中年妇女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劳动之美丽,把简单的生活也过成像诗一样。离开家乡到远方,在忙碌的工作中用快乐做调味品,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继续着她们的友情。那么,河南这个出售羊肉汤叫五哥的兄弟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在把生活过成诗。

不过,也是在远方的深圳,而不是自己的家乡。

喝牛肉汤,还是十多年前到东北丈母娘家时候的事。当年,为了接待我这个来自南方的小土豆,豪气的东北丈母娘买了一只羊。十多天的日子里,烤、煮、炒、煎、焖,十八般武艺都用上,让我这个南方姑爷过足了羊肉瘾。

不过,除了羊肉串、烤羊排外,羊肉汤是我这个南方女婿印象最深刻的。无论味道,还是传说中的滋补与温补作用。

这也是我这个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第一次喝羊肉汤。

正是这一原因,除了印象深刻,还念念不忘。确实是对东北丈母娘煮的羊肉汤念念不忘,才会忘记在深圳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如果自己真去寻找,一定能够找到那碗牵肠挂肚的羊肉汤。

10多年后,去年10月的一天,那个平时愿意邀上我喝两杯的老乡,约我下班后到离创业天虹商场不远,宝安翻身路一条小巷河南人开的丁记烩面吃晚饭。

他告诉我说,导航到翻身路一家烤肉店,会在那儿等我。因为要喝酒,我也就没有开车,按照导航骑行往这家店去了。

远远的,看见他抽根烟站在烤肉店门口。

锁好车,我正准备进烤肉店时,他说:“不是这里,跟着我去前面那家烩面店。”

我边走边说:“我从不吃烩面,带我去那儿干啥。”

他没说话,只是一直往前走。看来他来过多次,熟门熟路的。一进店里他就在一张四个座位的桌子,其中的一张小凳子坐下。

我面对着老乡坐了下来。

我看了看,对面那张长条玻璃橱窗里摆满了“素菜拼盘、凉拌黄牛肉、自制皮冻、煮花生、红油耳丝、洋葱拌荆芥、凉拌藕片、西兰花、麻辣羊蹄、凉拌猪头肉、老卤猪手、酱骨架”等各种具有河南特色风味的小吃。

店铺墙壁正中央挂着一块长长的灯箱广告牌,上面标有各种菜品的名称和价格单。左右两边墙上也挂着几块灯箱广告牌,里面也是特色菜品的图片。

老乡向着忙碌的一位高个子男人喊着“五哥,先来一盘凉拌菜,一盘辣椒炒肉。然后,一碗羊肉烩面、一碗羊肉汤,四个酱骨架。”说完转向我问“你来个酱骨架?”我说:“我不吃!酱骨架是东北的吧,我怕不正宗。”他又喊了一句“三个酱骨架。”

高个子男人在一台电脑上下单。

当看到那盘由“凉拌黄牛肉、凉拌猪头肉、煮花生、凉拌藕片、豆皮”组成的凉拌菜端上来,我问一句“这叫什么凉拌菜?上面菜谱里没有这道凉拌菜。”

老乡说:“是老板给我们几个人特制的凉拌菜。”

看来,老乡与这个老板非常熟。

老乡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喝个羊肉汤还叫上了四个人。他介绍说:“我左手边的是我们社区物业主任,也是我们老乡。你右边那个是我们单位的保安队长。”

我分别与他俩打招呼。随后,4个人喝酒的喝酒,敬酒的敬酒,程序既正规又显客套。作为晚上请客的主人,老乡与保安谈工作、与朋友谈友谊、与我就调侃。大家不亦乐乎,似乎也要把晚上的聚餐过成诗与远方的感觉!

当高个子老板把羊肉汤端到我面前时,犹如见证奇迹时刻到来似的,口水不经意间想流下来。我抿了抿嘴。

那是一份大碗的羊肉汤,汤白肉香,我用勺子从碗底下狠狠地舀起, 一片片薄薄的羊肉、切碎的洋葱片、粉丝、少许香菜、豆皮,整整一大碗至少2斤分量。因为滚烫,我用勺子舀起汤,慢慢地呡,像外国人品尝红酒似的。对于习惯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我,此时,我从中感受到了喝滚烫羊肉汤的奥妙。汤汁发白,肥而不腻,一点膻味都没有,只有鲜甜,简直美极了!

那晚,我回到家第一时间告诉老婆,说:“今晚,我喝了碗比妈做得还好喝的羊肉汤。”妈,就是我的东北丈母娘。

老婆有点不相信,用一种怀疑的眼光说:“在哪儿?”

我说:“在宝安,什么时候我带你去喝。”

自从那天喝了羊肉汤,第二周的工作日,我一个人连续去了四趟那家店。每次去只点一碗大份羊肉汤,另加1量羊肉,两个羊肉煎包。有时,会喝上二三两广东米酒。那个爽劲真是没的说。

每天回到家都非常得意给老婆说。

似乎自己真正找到了把生活过成诗,憧憬美好远方的理想生活。

老婆笑了笑说:“不要得意,羊肉汤嘌吟高,喝多了尿酸高,而且血脂高的人不能喝。”我听后,真的在百度查了一下。

老婆说的没错!

可是,羊肉汤太好喝了,喝多了才尿酸高,我想一个星期喝一次应该没事吧!于是,忍耐不住汤白肉香的羊肉汤诱惑,我每个星期一定有一次会去到五哥店里喝羊肉汤。

到了第三周,不忙碌的五哥端着一小罐子像客家辣椒酱一样的调料,走上前说“来,兄弟喝羊肉汤一定要用羊油,也就是大家说的辣椒油。这是绝配!”

五哥挖了一大勺羊油放在我的羊肉汤里拌匀,说:“你喝一下。”

我喝了口,真他X的太美味了。

从此后,我知道了,喝羊肉汤一定要配羊油。那是绝配!

半年过去了,我和五哥成为了朋友。缘由就是羊肉汤。五哥说,他20岁就从河南来到了深圳,没有多少文化的他就选择了保安工作,一干就10年。也是在一次喝羊肉汤时候,他发现在深圳开家羊肉汤的店,生意肯定会好。他说,自己家就是喝羊肉汤的地方,正宗地道的狠。说干就干,他在宝安翻身路开了这家丁记烩面,专门卖羊肉汤,羊肉烩面和捞面以及河南特色小菜。到2024年5月,五哥的店已经开了10年。10 年来,生意一直比较好。他娶了个漂亮的湖南妹子做老婆。现在,女儿上幼儿园中班。每天,五哥下单,有时自己亲自下厨房做羊肉汤,漂亮的老婆穿梭在店里服务顾客。他俩是那种“你挑水来我浇园,你织布来我耕田。寒窟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的场景。他说,离开家乡20年了,来到深圳这个远方,自己也把生活过成了诗……

2024年5月31日




  • 广告
    查看详情
~先加赏先享有版权分享...详情>
本文获得1100邻家币,详情如下:
  • 春风妙语
  • 2024-09-13 17:34:59
评论奖励100邻家币,共计100邻家币
  • 暁霞囡
  • 2024-09-12 17:06:56
打赏了1000邻家币,共计1000邻家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