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晴
  • 17000
  • 11条
华强北,我的大学我的梦
  • 决赛入围


傍晚,站在华强北步行街入口处,“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八个红色的大字在整齐美丽的绿植中犹为显眼。夕阳的余晖,给这一片热土染上了金黄的底色,绚丽多姿的云朵飘逸在高楼大厦后面,直插云霄的赛格大厦流光溢彩,造型独特的华强广场霓虹闪烁,步行街人来人往,深南中路车流如织。李锦崇指着与赛格广场大厦毗邻的赛格康乐大厦说:“那里就是以前康乐电子公司的厂房,我到华强北的第一站。”八层的康乐大厦,在宝华大厦与现代之窗大厦之间,与华强电子世界、华强广场隔街相望,在这些十几层的新楼中间,显得低矮老旧,与赛格大厦广场相比,就像矮子站在巨人面前。“你别看它现在不起眼,1992年,它和原来的赛格大厦可是这一带最高的楼房之一,华强广场那一带还是个小山丘呢。”李锦崇说。接着他转过身面向深南中路,指着赤尾大厦说:“我们的宿舍就在这栋大楼的后面,加油站前面的路口是我摆摊修自行车地方,刚来到这里时,我每天早上会沿着深南大道(过去叫深南路)跑步,一直跑到滨河路再跑回来上班。从1992年到2024年,我一直在华强北工作生活,见证了它的崛起,亲历了它的风起云涌,熟悉它的每一条街巷,我的人生,我的梦想都与它息息相关。”

随着李锦崇回到他位于华强北赛格科技园的深圳市东利电子公司,3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有销售部、国际部、财务部、公共办公等区域,总经理办公室面向赛格群星广场,坐在窗前可远眺笔架山的绿意盎然,近观群星广场的热闹繁华。

在深圳特区成立44周年即将到来的日子,深圳睦邻文学奖组委会携手中国国家地理·国茶地理和《读者》联合发起 “以茶之名,为深圳庆生”的深圳生日茶会。” 李锦崇是108席茶会的席主之一。他拿出一盒六堡茶说:“我们今天就用家乡的茶为深圳庆生,这是用传统手工制作,正宗纯绿色无污染,对肠胃好并能祛湿的特色茶。”说完,坐在茶桌旁,洗茶具,暖茶壶,洗茶叶,泡茶,出茶汤……一番娴熟的操作下来,茶台上的工夫茶杯已倒滿了几杯纯净透亮,色泽金黄的茶汤。闲逛了一个多小时,正觉口干舌燥,端起茶杯轻吮一口,顿感如饮甘露,遍体舒泰,再细品第二杯,浓郁醇香,爽口顺滑,回甘生津,捎带着丝丝缕缕家乡的味道和悠远绵长的陈香。就这样,几个人坐在一起,慢火烹茶,细品时光,跟着李锦崇的讲述,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群雄逐鹿的华强北初期。


漫漫求学路

李锦出生在广西梧州藤县同心镇同心村,村子在一座海拔700米高山的半山腰上,整座山像一把太师椅,把村子环抱在怀里,山巅长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股清泉从山上潺潺而来,汇聚在门前形成一泓碧水,村里的房前屋后是泥土黝黑的梯田,水稻和瓜果蔬菜在好山好水中野蛮生长,直是“四季瓜果丰,夏秋稻香飘”。可惜村里的路太难走了,到同心镇上要绕3个大弯,上落几个小山坡才到,镇上到县城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坐中巴车到县城要两个多小时,下雨天一不小心车轮就陷进泥坑里,司机用力踩了几次油门,车却像个醉汉,吼叫着在原地空转轮子,乘客们只好听从售票员的招呼下去推车。做生产队长的父亲很有想法,收购过松香、松籽、中草药,还养过蚕种过果,最终都因路不好走,货物运输难而生意失败,家里依然贫困。山上没有学校,李锦崇6岁就开始到山脚下的学校上学,每天一大早步行3公里多的下坡路到学校,下午放学又原路爬山回家,每天往返至少得走2个小时。他的零花钱都是自己挣的,每年春天,他就在地里种下丝瓜、苦瓜、豆角等,放学后去松土除草,浇粪淋水,等瓜熟蒂落了,好的挑到镇上去卖,差的就留着自家吃。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李锦崇在弯弯曲曲的上学路上走过了9个春夏秋冬。1988年,他考上了邻镇的埌南中学,上学的路更远了。舅舅送来一辆旧的自行车,从家里骑车到学校要一个半小时,骑着车从山路上飞驰而下有种雏鸟展翅的感觉,回家推车上山却像蜗牛负重前行。每周骑车往返于家校,不但让李锦崇车技高超,修理自行车技术精湛无比。那辆铃儿不响全身响的旧自行车,哪经受得了山路、泥土路的来回颠簸?不是这里坏了,就是那里断了。久病成医,李锦崇不但学会了修车,当舅舅送的那辆旧自行再也无法修复时,李锦崇去修车店买回各种旧零件,为自己组装了一辆“新车”。

新的学校,不一样的见识,让李锦崇开始思考人生,走出偏远的小山村是他的目标,考上大学后再上军校是他少年的梦想。他学习很用功,可高三上学期的几次模拟考试并不理想,他看不到考上大学的希望。眼看还有半年就高考了,李锦崇着急得睡不着觉。他听说报考体育专业录取的分数不用那么高,于是临时决定加练体育,准备报考田径专业,他主攻的是1500米长跑,这对于从小在山野奔跑的他来说不算难,他要加强的是正确姿势和速度,当时全校只有三名体育生,另外两名都是复读生。每天早上五点钟,同学还在梦乡,李锦崇就悄悄起来锻炼,练到双脚起泡也不觉得辛苦。无奈在90年代初期,乡镇中学升大学的不到10%,李锦崇虽然很努力,但还是落榜了。

他不服气,想复读再考,可家里还有4个弟弟妹妹要读书,贫困的家庭根本拿不出那么多学费。为了帮补家用,大妹妹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作为家中的老大,他既不好意思加重家里的负担,又不甘放下心中的大学梦。1991年夏季,李锦崇去舅舅村里割松油,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天还未亮就起床,匆匆吃了早餐,就往山上赶。山上野草茂密、露水未晞,只一会儿就打湿了他的衣衫,成群结队的蚊子紧跟身后,找准机会就拥上来伺机叮咬,还要注意防范马蜂和毒蛇,中午饭是早上出门时捎带的白粥和咸菜,一直忙到下午5、6点才收工回家。虽然每天起早贪黑满山跑,但他不怕苦与累,一心只想多割些松油,尽早挣够复读的学费。

秋季,李锦崇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重返校园,潜心苦读准备迎战来年高考。无奈天作弄人,入学刚一个月,他就出现食欲减退、浑身无力等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劳累过度,休息一两天就好了,没想到越来越严重,还出现恶心、呕吐、肝区不适等症状,在学校镇上的卫生院检查说是染上了甲型肝炎,回村里找中医诊治,才知道去舅舅家割松油时,村里暴发了甲型肝炎,他不知何时也被传染上了。只好休学回家治病,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等他的病治好,春节也到了,过了年,学校如期开学,但家里帮弟妹交了学费,已经拿不出钱供他上学了。李锦崇坐在家门前,看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难过得想哭,难道这辈子就在村里务农,靠种点瓜果,养些鸡鸭挑到镇里卖挣钱过日子?不甘心呀,于是他想到了在深圳华强北打工的叔叔。


寻梦华强北

1992年初,李锦崇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一颗不服输的心来到了深圳华强北,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这里打工挣够学费就回去复读考大学。1992年的春天,是伟人邓公南巡的春天,深圳因为伟人的壮举,有了新的希望和活力。随着伟人的手起笔落,这座边陲小镇如加足马力的列车,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高速飞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奇迹。而作为深圳中心的华强北,更是一马当先,不但缔造了电子科技的速度与激情,度过了工业到商业的蝶变,还不断上演一米柜台走出亿万富翁的神话。

华强北最初是以工业区起步的。1979年,粤北兵工厂迁入深圳,取名华强,寓意“中华强大”。工厂附近的一条道路便以公司为名,称为华强路,华强北的名字就此生成。李锦崇回忆自己初到华强北时的印象是荒凉、路上行人稀少,周边除了厂房,就是荒野和山丘,没有大型商店,只有小卖部,上海宾馆是最高档的地方。叔叔还特意叮嘱他别乱跑,说这里治安不好,经常发生偷抢的案件。1987年就进了深圳市康乐电子厂打工的叔叔,动用关系把李锦崇的户口转到河源,让他凭着广东省的临时身份证得到面试机会并顺利入职。康乐电子厂在当时是有名气的老牌国营厂,曾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双卡收录机,规定不招收外省人进厂。厂房在华强路旁的康乐大厦7楼,占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一楼面向华强路的门面一边买音响,另一边卖电子工具,靠里面的房子和楼上都是工厂,周边还有达升音响,华发电子、京华电子等工厂。与周边的私营工厂相比,康乐电子厂工资高,待遇好,是很多外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李锦崇刚进厂基本工资120元,加上岗位䃼助、全勤奖等等,每月能拿200多块。工厂每月还发放洗衣粉、纸巾等生活用品,比老家的公职人员待遇还高,李锦崇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的工位是流水线上最后一道工序,负责焊接前面工位传送下来的电路板, 60多根像头发丝大小的IC焊脚传送到他的工位,他很快就焊好了。在等电路板传送的空隙,他发现车间维修师傅很忙,经常穿梭在车间的200多个工位之间处理问题,他便去帮忙递工具和打下手,等自己工位的电路板堆成小山,再回去继续工作。拉长见他这样做没影响到整条拉的进度,还能帮上忙就默许了他的做法。维修师傅也喜欢热心、动手能力强他,经常给他指点一二,让李锦崇学习到不少修理技术。几个月后,工作积极主动、聪明好学的他得到车间主管的青睬,把他调到修理岗位,一年后又升为拉长助理。虽然升职了,但他知道自己没学历,物理知识贫乏,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把工作做好和更大的发展。节假日常去书店买电子类的书籍自学,还去在上海宾馆开办的培训班学习英语口语、电脑打字和办公软件操作。

康乐电子厂是包住不包吃的,工人宿舍在深南中路加油站后面,离厂区只有几百米。一间宿舍住6名工人,宿舍后面有个小阳台,供工人冲凉洗漱,衣服就挂在门前的走廊晾晒。工厂是有饭堂的,但要自己花钱买,最便宜的饭菜每餐都要2块钱,离康乐电子厂三公里外的华发电子厂路边的饭菜比较便宜,一块钱可买到一份饭和素菜,为了省钱,李锦崇经常借工友的自行车骑去那边吃饭。同宿舍的工友有3个信宜人,大家口味相同,李锦崇与大家相熟后,便提议几个人搭伙做饭,每人轮流负责买一个月菜,然后一起动手做。每天一下班,他们的宿舍就响起锅碗瓢盆交响曲,小张切肉,小刘洗菜,小王煲饭,李锦崇厨艺不错,负责炒菜。周日,大家会多买一些食材回来做大餐。浓浓的烟火味,诱人的饭菜香,快乐的欢笑声在宿舍洋溢,像欢快的小鸟飞出窗外,把隔壁的杨大哥吸引过来,都是年轻人,一声招呼,添一双筷子,大家坐在一起就吃喝起来。杨大哥是来自北方的大学生,在康乐电子厂的开发部工作,开发部有十几名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工厂给他们每人安排了一间宿舍。此后,杨大哥经常与李锦崇下棋,玩游戏,打羽毛球,星期天与他一起去市场买菜,让李锦崇在自己的宿舍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与开发部的同事一起聚餐,大家都很喜欢肯干、真诚实在的李锦崇,生活中他们是好朋友好玩伴,工作中他们是他的老师,每当生产中出现问题,他们到车间讨论解决方法时从不避着李锦崇,而是耐心解答,让他学到更多技能与知识。

李锦崇进厂第一个月就拿到230块钱,他马上去邮局寄了100块回家,每天3块左右的伙食费再加上一些零用,手上的钱就所剩无几了,李锦崇心绪难平:“什么时候才能挣够复读的钱呢?时光不等人呀,错过一年,又要推迟一年才能重返校园,必须要加快搞钱的速度。

康乐电子厂每天工作8小时,早上8点上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晚上5点半下班,很少加班。工人下班后就无所事了。一天晚上,李锦崇在路上闲逛,看见一个姑娘扶着自行车着急地东瞧西望,凭感觉知道她自行车出问题了。走过去一问,果然她的丝袜被卷进了自行车里,卡着链条,怎样弄也弄不出来。李锦崇热心地帮她扯了出来,并帮她把已经磨损的刹车胶弄好,她千恩万谢的要给李锦崇钱。一翻推辞之后,姑娘的背影消失在人海里。李锦崇突然灵光一闪,自己有着过硬的修车技术,何不利用业余时间出来摆摊修自行车?这应该能赚到不少外块,不正解决了自己的困境吗?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买了打气筒、板手、胶钳、胶水等,来到华强路与深南路交汇处摆摊。打气5毛,补车胎5块,接链条10块,当天晚上他就挣了52元钱,他更有劲了,有时生意好时,有100块的收入。他很开心,觉得自己与大学校门又近了一步。不久,李锦崇又找到了另一个挣钱渠道,附近有家生产随生听的工厂,员工可以内部价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他通过熟人去收购回来,然后拿到上步路的天桥去卖,一台能赚一两百元。

一年后,李锦崇赚够了复读的钱,他把这些钱大部分寄回家给弟弟妹妹们交学费,自己却打消了回去复读考大学的念头。已升为拉长助理的他,一个月能拿到600多元的工资,能帮䃼不少家里。如果自己回去读书,没了这份收入,家里又会陷进困境。在华强北一年多的经历,也让他明白到,考大学并不是山里孩子唯一出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在这一片风云跌起的热土,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机会,只要肯去做,就会有收获。才到这里一年,自己就挣了在家里几年都挣不到的钱,还能学到比在学校还多还实用的知识。他想起高尔基的《我的大学》这篇文章,是呀,社会是最好的大学。相信自己在这座大学,一定能得到成长,自己的人生会有不一样的可能。

三年后,康乐电子厂搬迁到平湖,李锦崇不想去关外,便辞了职,打算休整一段时间再另谋出路。杨哥却找到他,说自己已入职在康乐大厦四楼的新力达电子公司,问他想不想一起干?他可以介绍他进厂。新力达的老板与杨哥曾经是同事,后来自己创业,如今公司已有了一定的规模,集电子电器生产、销售于一体,公司目前在扩大生产,要招聘一名生产部经理,杨哥向他推荐了李锦崇。老板亲自面试,两人交谈一番后,觉得李锦崇为人实在,电子电器知识丰富,又做过拉长助理,生产管理方面也有经验,便聘用了他,承诺每月给800元的薪水。可是到发工资时,李锦崇只拿到600元,他有点失落,百思不得其解,猜想是不是老板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但他不好意思去问。新的公司新的岗位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学习机会。他从杨哥口中得知,几年前老板同样是打工的,辞职后由几个人的小作坊做起,现在公司已发展到几百人,在成功人士身边做事,能学到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能促进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他不想因为200块钱而放弃这个机会。

不久,李锦崇调去采购部,这份工作让他的接触面更广,视野更加开阔,不但学到了更多电子产品知识,在淡判、采购技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也有了不少的进步。他边学边做,从采购员到主管,再升为采购部的经理,不但掌管整个采购部的工作,还为公司的产品研发、销售决策给决定性的意见。

90年代末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华强北已被称为“世界电子之最”,汇聚了世界所有知名品牌电子元器件,电脑整机及配件以及通信,家电,视听等电子产品。他经常到赛格大厦、华强电子世界了解各类电子产品的走向,有时一逛就是大半天,常常错过吃饭的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某美容器械产品门店销售的一款放大镜与自己公司销售的工业放大镜性能相同,价格却便宜了三四百元,便采购几件到公司的门店销售,果然才几天就全部销售出去了,便报告公司马上加大进货量,在各门店推销,因售价比之前便宜,很受顾客喜爱。后来,公司还自主研发生产此类产品。李锦崇类似这样的“有心之举”很多,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收益,也为公司的发展增添了助力,老板也越来越信赖他,研发什么产品、推销什么器材,都找他一起商量后再决策。渐渐地,李锦崇在公司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公司发展的势头一路向好,规模越来越大,已于2010年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1998年新力达电子公司搬到赛格大厦,李锦崇的办公室在36楼,站在办公室窗前,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北面的笔架山、银湖绿树如茵,风景似画,南面的地王大厦与云为伴,傲视苍穹,楼下人来货往热闹非凡。才短短六年,李锦崇见证了华强北电子市场的空前繁荣,天虹商场、万佳百货、女人世界等大零售卖场、主题商城相入驻,庞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蜂拥而入,华强北从工业区演变为都市商圈的雏形初显。华强北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飞速发展,不断激发李锦崇的斗志,他在工作中,常向身边的人学习,为自己的发展积蓄能量,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商海勇逐浪

1998年夏季,同在深圳打工的同学陈伟全来看李锦崇,同学相见不亦乐乎,李锦崇白天带他到电子市场和各大商场闲逛,晚上请他吃宵夜。两人坐在路边的大排档上,几碟小菜,一份炒粉,就着啤酒边吃边聊,读书时的梦想,对家乡的思念,来深圳后的经历,都是喝酒的谈资,聊来聊去竟然聊到了桌上的炒粉,两人都说实在是太难吃了,哪比得上家乡的河粉,丝滑有口感,每一口都能吃出浓浓的米香味。“要不,我们办一家河粉厂,把家乡的好东西带到深圳来。”趁着酒劲,李锦崇提议。“好呀,可是我们没有启动资金。”陈伟全脱口而出。“我有呀,我手头上就有2000多元积蓄。”李锦崇接着说。于是,一餐宵夜引发了一次创业。考虑到李锦崇的工资较高,暂时不辞职,他出办厂资金,由陈伟全技术入股,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个星期天,李锦崇和陈伟全骑着自行车到周边的市场做调查,从北环大道骑自行车到南头,再由滨河大道骑车回来,哪里有肉菜市场他们都了然于心。李锦崇的三弟锦羽刚好初中毕业,正打算来闯深圳。李锦崇叫他去梧州河粉厂学习做河粉的技术,叫爸爸去采购设备、大米等,一个月后,他们的河粉厂开张了,按照约定,他们把河粉送到市场的摊贩,头几天生意还挺好的,但过几天后,有的摊贩都不愿意要他们的货,细问原因,原来河粉下锅一炒就碎了,卖相不好看。李锦崇请梧州河粉厂的师傅来深圳现场指导,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差,支撑了半年后,还是关门了事。

第一次创业让李锦崇亏掉了所有的积蓄,同学陈伟全丢了工作和半年的打工时间。初次创业铩羽而归的经历,没有让李锦崇气馁,而是明白到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虽然这次的学费有点贵,但也让他总结了经验,他依然有东山再起的信心。

2000年,李锦崇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两人在华强北租了一套房子,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2001年,随着女儿的降临,李锦崇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为了给妻女一个稳定的家和更好的生活,他又动了创业的念头。

可是创业谈何容易?当时华强北电子广场的柜台很十分抢手,刚开业时因为太多商户报名,抽签中了才能租到。租二手的,一个一米宽的柜台要8、9万转让费。手上没资金的李锦崇也只有“望柜台兴叹”了。

2001年9月,李锦崇在华强电子市场寻找采购货源时,与销售电子插件的温老板闲谈,来自常州的温老板说打算明年回老家,现在想把半个柜台租出去,等把尾货卖完就不做了,他叫李锦崇帮留意一下是否有人租。真是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李锦崇马上问他半个柜台租金多少?温老板说:“2600元一月,暂时不收其他费用”。他试探地问:“2500可以吗?我想租。”温老板愣了一下说:“你是说真的?”“真的,我租下来叫我弟来做。”李锦崇坚定地说。他们之前打过交道,彼此供销较愉快。温老板说:“是你要,2500行。”就这样李锦崇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全部身家只有8000元,交了两个月的租,手上就剩下3000元了。李锦崇用余款全部进了货,但货品并不齐全,所以刚开始生意不太好。李锦崇一有空就去帮忙,他秉承诚信经营,不管生意大小,都认真对待,做好售后服务的理念。销售电子器材像五金材料一样,有许多猫腻,比如2平方的电线当2.5方出售,只有90米的长度当100米卖,这样子操作,不是很专业的客户很难分辨出来,利润空间却大了很多。但李锦崇告诫弟弟说:“我们做的是长久生意,一定要做到童叟无欺,耐热管耐热200度的,就跟顾客说200度,千万别弄虚作假,夸大参数,我们卖的是特殊材料,十几块钱的零件,客户会用来生产上千元的产品,如果因为我们提供的零件不合格,而响影产品的质量,出了问题我们要赔偿的。”正是他们的诚信经营,慢慢得到客户的认可,生意也越来越好。

有一天,以前康乐电子公司的工友小张来找李锦崇玩,小张从康乐电子公司辞工后,跳槽到一家专门销售电子工具的公司做销售。闲谈中他跟李锦崇说起,他商场销售的一款日产水冷枪不但卖得很贵,而且卖得很好。说完吐糟一句:“妈的,让小日本赚死了。”凭着多年接触电子工具和特殊材料的经验,李锦崇觉得自己做这样的水冷枪并不难,便叫小张拿样板来给看看。小张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放在心上,过了两晚都没拿来。李锦崇便根据他的描述,用自己公司现有的材料和经验,手工做了一个样板。当他拿着样板给小张时,小张试用了一下,很惊喜地说:“跟日本原厂生产的功能相差无几呀。”李锦崇便留下样板给小张试卖。几天后,小张兴冲冲地跑来跟李锦崇说,客户买了水冷回去试用几天,感觉很好,就是质量比日本产的略差,但价格却便宜了一半。他又订购了5把。后来工友所在的公司加大订购量,在各门店大力推销这款水冷枪。李锦崇找工厂代加工,为了保护自己的研发成果,他找A公司生产零件,B公司生产零件,然后再统一组装,这样两家公司都不知自己生产的零件作什么用。这款水冷枪不但销路一直很好,与成本相比,利润高达的3倍,它让李锦崇挣到了第一桶金,也奠定了创业的基础。

2002年底,温老板清完了尾货就常州回老家了,李锦崇把整个柜台租过来,半年后对面也有一个柜台也转让,转让费八万五千块,加上其他费用总十万元。李锦崇把它也租下来,让老婆辞职出来经营。2003年,二弟也从广州来深圳,李锦崇又在赛格广场租了一个柜台,让他来经营。华强北真是创业者的天堂,别小看这一米柜台,他们的经营步入正轨后,每个柜台高峰期可月入20多万,李锦崇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心中也有了底气,他向公司提交了辞呈。公司老板用高薪来挽留他,但他去意已决。办理交接时,那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复杂,用时最长的一次,一共花了三天时间,每个部门都有涉及,公司老板专门在会上提出这件事。

2003年,李锦崇花十几万买了一辆9座的瑞丰商务车,用来送货和接送客户,生意也越做越大,到了2005年,他在康乐大厦7楼租了4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注册了深圳市东利电子公司。那时注册公司是要验资的,最少需要50万注册资金。李锦崇已是当年的穷小子,他有这个实力,也有把生意做大做强的信心。公司成立后,从开发各种线材与绝缘材料开始,到自主生产测量;高温;高压;绝缘;粘接;焊接;环保型除锈剂;防静电清洁剂等特殊材料产品。为全球1000多家客户服务。其中,高压绝缘材料占有电表行业的20%市场;数显推拉力计、数显扭力测试仪的质量可与日本、美国同类产品媲美;已成为全国同行业里产品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他们的产品广泛适用于:航天航空、**装备、电力设备、轮船汽车、通讯设备、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灯光照明、电子电工、模具、五金、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制程领域。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2007年他们在经济大厦四楼租了1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到了2014年又搬到赛格科技园四栋东八楼,占地面积300多平方,人员也由最初的2人增加到50多人。

2003年,李锦崇就开始在华强电子世界网宣传产品,对网络也比较关注, 认识两位软件工程师后,又雄心勃勃请十多个工程师,租了办公室,于2011年注册了一家类似阿里巴巴的网站,专门销售电子,由于各种原因,网站最终亏了几百万。

让他感到安慰的是,虽然公司经历了华强北修地铁封路的人流锐减,特殊三年的多次封闭,部分客户停销停产的影响,公司销售额虽有所下滑,但还是处于盈利状态,还有一批与公司建立关系二十多年的客户。其中有一个香港阿伯,20年前就来李锦崇的柜台买货,如今60多岁了,每周还拖着拖车来找他买货。如今他们坚持传统销售方式之外,又展开了电子商务和直播带货等,他对华强北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公司会越来越好。


安居大福田

 李锦崇说:“来深圳打拼的人,没搬过6至10次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深飘,没尝过找房搬家的辛酸,都不足以谈过往。”他记得自己刚来华强北时,是住在康乐电子厂位于赤尾村的宿舍,后来又搬到老赛格大楼。进入新力达电子公司时,公司的宿舍在莲花北冬瓜岭,8个人住一间房。宿舍距离工厂较远,骑自行车上班要半小时,抄近路可以快一些,但要经过一个乱葬岗,乱葬岗就是现在京基100那里。杂草丛生,阴森可怖,晚上大家是不敢走的,女工友白天也都不敢走。他经常用自行车搭采购部的女同事上下班。深圳的雨季是很糟糕的,前几分钟还是阳光普照,不一会就瓢盆大雨,把正在上班的人变成落汤鸡。为了缩短上班的路,1996年,96年。李锦崇和新力达公司的另外5名同事在岗厦租了一套两房一厅的套间,每间房各住三男三女,房租1500块钱一个月,每人每月分摊250块左右,他们还一起搭伙,每天下班后去附近的市场买菜,然后分工合作做饭。一九九七香港回归,能看到驻港部从宿舍的路边经过,看着这威武之师,大家心潮澎湃,为祖国日益强大而骄傲。后来因为有的工友辞工回老家,少了人分担房租。1998年李锦崇又和另外一名同事搬到赤尾,租了套一房一厅的房子。2000年10月份,李锦崇结婚,在上海宾馆附近租了套两房一厅,小夫妻俩精心布置了新房,打算在这里暂住几年,不料12月份,他们的房子被小偷撬门进来,偷走了放在家里的结婚戒指、项链和现金。为了住得安全舒心些,2002年他们又搬到下步庙的一个小区,这小区有一部份房子是公务员和学校老师的福利房,很安静,治安好,他们租了3房2厅,和两个弟弟一起合住,一直住到2006年自己买房。

2005年,李锦崇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手头也宽松了许多,眼看女儿差不多要上学了,他准备在深圳买房安家。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到处看房,每到周日就往深圳各楼盘走,南山的缤纷年华,罗湖的百仕达、东森花园、太阳新城,蛇口的东角头、莲塘等都去看过。最终选择了梅东二路的瀚岭院,他买了一套三房两厅,帮二弟买了一套一厅两房的。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生活、教育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离华强北只有5公里,他们终于结来了深飘的日子。

李锦崇的弟弟妹妹也相续在福田安家,他们又把父母接来,一大家族在深圳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但李锦崇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每年都回广西藤县那个小山村几次,捐钱修了从同心镇上通往家乡的道路,为自己读小学的学校修建篮球场,读初中的学校修辑教室等。2018年李锦崇被推选为藤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他热心为家乡的发展进言献策,扶贫助学。

回首往事,李锦崇说,没能进入大学校园深造,是自己此生的遗憾。是华强北填补了自己这个遗憾,她就是最好的大学,教会了自己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自己的人生宽度更广阔,生活更加精彩。如果当年自己不来深圳,留在老家的小山村,不敢想象现在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所以,感恩深圳,祝福华强北!



  • 广告
    查看详情
~先加赏先享有版权分享...详情>
本文获得17000邻家币,详情如下:
  • Inna
  • 2024-10-18 09:08:38
评论奖励1000邻家币,共计6000邻家币
  • 望月鸿羽
  • 2024-10-18 09:08:12
评论奖励1000邻家币,共计6000邻家币
  • 昆阳森林
  • 2024-10-08 10:35:04
评论奖励1000邻家币,共计6000邻家币
  • 王元涛
  • 2024-10-08 10:18:16
评论奖励1000邻家币,共计6000邻家币
  • 王元涛
  • 2024-10-05 08:20:29
提名10000邻家币,共计10000邻家币
  • 柳琴
  • 2024-10-03 23:18:57
评论奖励1000邻家币,共计6000邻家币
  • 春风妙语
  • 2024-10-01 23:37:23
评论奖励1000邻家币,共计6000邻家币
  • 暁霞囡
  • 2024-10-01 01:13:22
打赏了1000邻家币,共计1000邻家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