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路,似乎没有什么好记录的,平淡无奇的荡不起一点水花,没有非主流、没有染发、没有早恋,别人口中青春期的狗屎故事在我这里都没发生过,甚至乎就是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这些都不是我所想要的,我羡慕别人家孩子的直情径行,而我,是在父母的规划中长大的,上学时期如此,连工作亦是如此。
一首离别总是在秋季伴着我踏上南下的追梦路,依然清晰的记得那年夏天,大学毕业,周边的同学、朋友都选择了北上广深,去了自己心之所向的大城市,而我,遵从了父母的“指令”,选择了留在家乡的小城市,陪伴在父母身边,考了公务员,找了份体制内的工作,工作稳定、收入中等,日复一日的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日子就这样不痛不痒的过了两年有余。
选择南下来深圳,是因为心里的不甘,不想在自己风华正茂的年龄呆在小城市平淡的混日子,不想垂暮之时,回首往事,都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最后鼓起勇气把南下的想法跟父母说了,和预期一样,遭到极力反对,心意已决的我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辞去了铁饭碗的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忤逆”父母,双方僵持不下时,采取了绝食激进的办法表示抗议,看我如此,他们大抵也知道改变不了我的想法,尊重了我的选择,只是嘱咐受委屈了就回家,爸妈是你的后盾。父母终究还是父母拗不过孩子,看不得我受半点苦。
和别人的来深路不同,没有找房子的窘境,没有找工作的困惑,在来深之前,父母托亲戚安排好了工作,在公司附近租好了公寓,拎包入住。
刚来深圳,斗志昂扬,对生活是向往的,对工作是有激情的,可是,上了几天班发现,公司性质除了不是体制内,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整理文件的杂活工作,朝九晚五,到点下班。
我想象的996白领工作生活模式呢?我想要的激情呢?心里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甘平庸,我始终相信自己想要的未来取决于现在努力的程度,而且青春就应该是疯狂的奔跑,就算摔个狗吃屎也要华丽地跌倒。所以,没跟父母商量,直接辞了工作,转身奔赴了求职大潮中。
想象总是美满的,现实总是骨干的。一次次简历投出之后,都石沉大海,大公司瞧不上我,小公司我看不起,就这样拉锯了一个月后,找了一份相对满意的互联网公司且专业对口,公司的主打是产品研发。
与我同时应聘上的还有刚毕业的小姑娘米奥,第一天上班,老同事对我们新人都很照顾,手把手的教,公司氛围感极好,每天早出晚归,面对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是996,每天都是满满的激情,过得很充足,不知道不觉,三个月的试用期就快到了,领导找了我和米奥,让我们在试用期结束前项目组长带我们合作跟进一个品牌项目,纳入试用期考核,以前都是帮各种项目准备工作,这次可以说是全程参与,这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为此兴奋了好久。
从接手新项目开始,我俩就明确了目标,不管能不能留职,都要完美的打完这一仗。
项目接手以后,两人每天都忙的焦头烂额依然干劲十足,从项目立案、每天头脑风暴会议、调研、策划、上线,天天加班熬夜甚至熬通宵,忙碌了一个多月,最后项目成果汇报由项目组长总结,劳动成果全部落入了组长名下。
一气之下,我提出了离职申请,同事知道后都劝我,工作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的很多,这只是冰山一角,劝我看开点,不必置气,战胜一个,你就强大了一点,最后你会感谢他让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年轻气盛的我受不了如此委屈,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辞职。
米奥因为需要这份工资,则忍气吞声的留下来转正了,起初还有紧密联系,久了之后,交集少了,久而久之,也就断联了。
紧接着,海投了50份简历后,经过无数的筛选、面试碰壁,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进入一家家具B2B互联网创业公司,这是我的第一次转行,从业务员开始学起,接触学习家具行业知识,每天跟经销商打交道,学习市场运营、规划,在这家公司一年,是我真正意义上快速学习的一年,因为是创业公司,人少活多,发挥空间大,虽然工资比原来的都低,但是我知道,一个人从公司得到的,不仅是工资,还有经历和经验。
一年后,晋升了项目经理,在升职之际,我选择了离职,自己出来创业。
在机缘巧合下,朋友跟我说她也想创业,开美容机构,跟我讲了创业计划后,一拍即合,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加上父母的给与的创业基金,两人风风火火的着手了创业大计。
开始着手店的选址、装修、招聘、开业,制定后期培训、促销、管理、售后都是流程化的服务机制,忙碌准备了一个月以后,终于正式开业。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正当我们憧憬未来的时候,现实给了我们狠狠一击:刚开业两月,遭遇疫情肆虐,一开始以为过两三天就能开门营业,没想到,世界被按下了停止键,繁华的深圳突然陷入了沉寂,开门营业的时间突然变得遥遥无期。
每月房租、管理等成本支出,步履维艰。
疫情发生之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求生措施,活下去才有机会,熬过去才能迎接春天。如何降本增效、控制成本、保证现金流变得尤为重要。
疫情期间房租减免政策缓解了我们一大压力,除此之外,我们采取了降低人力成本,减员增效;留下必要的运营员工,线上挖掘相关宣传渠道,通过线上化转型,利用开放灵活的直播工具,采取了线上直播,请美容讲师讲课、产品推广,进行与顾客的密切沟通,在争取增量的基础上保证存量,聚焦头部消费者的关系维护。
线上转型,最大的困难不在于直播本身,而在于直播间开播后,粉丝量上不来,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利用名人效应,请网红主播加持,一场直播下来,粉丝量是上来了,但是相应的,粉丝跟流主播,主播走,粉丝流也就没有了。正当我们为之苦恼不已的时候,朋友推荐了某直播平台,在直播平台服务商的赋能下,帮我们制定了“直播”方案,开发小程序、APP社群、朋友圈、公众号等庞大的流量手段,每场直播活动在前期各大平台宣传通过蓄能,中期通过增流转换,后期产品赋能,实现直播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活”下来了。
疫情三年,三年“灾难”恍然若梦,我也焦虑了三年,经历过前路茫茫,不知所向的无力感,很多人连选择权都没有,甚至连生存都难。
想起马云曾经在演讲的时候说过这么段话:人生其实不在于你有什么,而是在于你经历了什么,体验人生、体验世界,享受其中千姿百态的乐趣,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做事情就会踏实。
这三年也是我们人生不可替代的三年,这段历史,终将过去,但我们不会遗忘,也终将被载入人类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