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玉峰
  • 0
  • 0条
机场笔记

开篇

我站在小区楼栋的天台上往西眺望,看到深圳机场忙忙碌碌的飞机有起有落,就会想:这场景像极了人生,人的一生总有起飞的时候,也总有降落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却是平缓地翱翔(运行)着。

所以平缓是主流,是四十年平淡的工作,是一辈子的柴米油盐。我在深圳的时光就像是刚起飞的飞机,升上去的过程,就是先后完成了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等人生大事,之后就默默地飞着,飞过供职于深圳机场的行程通畅的五年半,飞过换工作时遇见的小小云层。


2013年3月4日 入职

回想起春节后找工作的各种艰辛,今天顺利办理入职后我暗自攥紧了拳头,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这回进了机场,一定要好好干!

人力部把我分配给了设备保障部,听从队长老张的管理。老张提前看了我的简历,知道我是经验尚可的社招员工,跟同期进来实习的校招生不一样,到底还是另眼相待了一下。他跟我说:“通常实习期内还可以跟人力部针对薪资讨价还价,你要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话,可以试试。据我所知,部门长建议给你的薪级是C1,但人力部好像只能给出B3。”我真的是感恩戴德,没想到这位领导能给出如此接地气的建议。

但仔细想想,我似乎没有资本去讨价还价,如果没谈成,我岂不是又要去天天海投简历?或者跑各种招聘会?所以,还是先干好手头的工作吧,冲着部门长能给C1,至少说明部门看得上我,咱进来后就好好表现,以后肯定有升职加薪的更好机会的。

于是乎,不再多想,跟着新同事一起去A/B楼熟悉工作环境。不得不说,这里称得上我能想象到的最好职场了,室外高大上,室内干干净净,与我之前接触的有噪音有粉尘、无空调无水厕、需要接受日晒雨淋的工地环境是天壤之别。办公室在A/B楼之间区域的一楼,就是“深圳”那两个红色大字的下方,离食堂很近,离工作要巡检的地方也很近。我的工作,主要是维护楼宇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正常了,机场的空调、照明、给排水就正常了,才能给旅客最好的乘机体验。

下午科长召集科室所有员工开了个短会,让我们几个刚入职的新员工介绍自己,没想到有这样一个流程,我啥也没准备,磕磕巴巴地说了几句,一点都不自然,寻思着中午应该打个底稿的。

不愧是深圳市的明星企业,办事效率就是快,下班前,部门劳资员发来了饭卡、工作服,介绍了如何坐班车。明天我就可以乘330路大巴上班,坐在食堂里悠哉地吃早餐了。


2013年11月28日 转场

今天是深圳机场从A/B楼转场至T3航站楼的日子(本篇日记跨天,含27、28两天)。

从4月份开始,我几乎每天都是从B楼出发,坐部门的面包车去T3,检查设备状态,检查试运行条件,瞧着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慢慢变成宽大平直的柏油路,瞧着T3的灯光从零星亮起逐渐变得灯火通明,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部门所有人都取消了休假,一门心思扑在转场上,毕竟机场的设备极为特殊,不认真对待的话,出了问题就不会是小事。一整天,我们不停地奔走,查看早已烂熟于心的电力、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登机桥、安检机、行李传送系统、楼宇控制系统,不允许它们出现任何故障。努力是有回报的,其实进入11月,设备保障部负责的设备便没再出现过影响范围较大的问题,近十天来更是可以零故障运行。

晚上吃完盒饭,我主动要求留下来值夜班,事先跟家里打过招呼了,转场的历史性时刻我想亲眼见证。到了28日凌晨,我迷迷糊糊中做了个会飞的梦,虽然很短,一会儿就醒了,但梦的内容却很清晰,醒后我写下下面这段文字:

不只在梦里飞翔

我总是会做一个梦,梦里的我往头上戴一顶竹蜻蜓帽子,助跑几下就飞起来了,飞到我十几年前上大学的海滨小城,那里有干净的天空、湛蓝的海水和清新的空气吸引着我。飞行之中,能看到脚下鳞次栉比的房屋,听到耳旁呼啸而过的风声,特有真实感。

我们会因向往美好而激发出飞翔的潜能。人没有翅膀并不代表不能翱翔,热气球、飞机、飞船……不都是人类为了征服天空而做的伟大发明吗?这只是单纯的飞翔,我们在其他领域追求美好也是一样的道理,小到个人,科技、商界、艺术……每个时代都有飞得高高的人才;大到集体,刚建机场的时候,谁能想到20年后T3这个巨无霸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深圳敢于去飞,为了一个美好的目标——把深圳机场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航空枢纽!

说到深圳机场,我想起来,就在我在梦里飞去大海的那个年纪,我在现实中也第一次乘飞机来深圳玩,梦里的飞翔是快乐的享受的,现实的飞翔是激动的兴奋的,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到从B楼到达厅走出来,再到坐上出租车感受夜幕下的深圳的流光溢彩,这种心情一直持续着。再后来,当我有幸成为了机场的一员,每天都在这曾经给过我美好心情的场所上班,似乎飞翔天空的梦想也实现了一些一样。再往后又数次在深圳与老家之间乘飞机来回,我是角色已变为乘客的员工,既能感受到最具体验式的服务,也能体会到满满的自豪。这时的我会更加了解这个企业的不寻常之处,作为乘客,我们看到的是机场的气派,服务的热情,环境的舒适……作为员工,则觉得能把最好状态的机场呈现在大家面前是那么的了不起。以我的岗位来说,暖通设备运维,我在工作中努力学习、不停进步,自身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保证了航站楼内各类空调、水系统以及楼控系统的正常,给旅客带去清凉舒适的空气,我就觉得挺知足的。

但我们努力保持机场的好状态,就是我们的最大梦想吗?不是的!随着深圳机场航空地位的不断提升,客流量的不断加大,保持现状无疑会加重机场负担,于是A/B楼变成了T3航站楼。T3已经不是简单的梦想了,可是T3也有饱和的那一天,那时我们要有更大的梦想——卫星厅、T4、三跑道!我们把眼前的梦实现了保持了,更美丽的梦也要有能力去实现去保持。

这伟大的“飞鱼”(即T3)就是我们机场新的梦想,而且今天这梦想就能成真,载着我们以及深圳特区往更高更广阔的天空飞去。等到深圳机场跻身于世界最一流机场行列,我们身为这最一流机场的一员,给旅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给特区创造更大的效益,给自己带来更美的生活……借着“飞鱼”巨大的翅膀,我们真的不用只在梦里飞翔了。

28日下午,我下班了,边往地面交通中心走边看微博,发现各大媒体纷纷报导了“深圳机场实现一次性无差错转场”的消息,那些擦肩而过的旅客们呢?基本都是在拍照留念,和这座建筑来一个最美的合影。我就不拍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抓紧时间回家吧,累了一天一夜,好好睡一觉!


2014年2月17日 兜风

在T3上班后,由于主要工作任务是伺候设备,所以我一直在倒班,上24小时休48小时。上午8:30下班后,我第一时间回到家,换了身衣服和老婆一起去香蜜湖的4S店取车,没错,我俩买了人生中第一辆小汽车,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两厢车,但喜悦之情是难以隐藏的,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昨晚的夜班也没让地铁上的我有瞌睡的感觉。

之前工作时我有一年的皮卡驾驶经历,算半个老司机。拿到车,立马从福田上广深高速,一路畅行,从福永出高速。首先是去信息大厦,拿上周就准备好的《员工停车申请单》去找相关科室开通停车权限,手续办完后,我跟老婆说:“今天天气不错,走,带你去T3周边兜风!”老婆应道:“这里不像高速路上车少,你得注意点儿,我现在可是个大肚婆。”我嘿嘿一笑,让她放宽心。

说起公司对于员工饭卡的使用规定,还挺福利化的,我在信息大厦东侧的航港加油站给车子加满油,只用掉了饭卡余额两百多块,看来以后交通费能省下一笔现金,可以给我还未出生的宝宝攒上奶粉钱。从油站出来后,直接上107国道,往南开4公里就到了机场南路,这条路是为T3新建的市政路,路况极佳,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路灯上春节的红灯笼还未撤下,路两旁绿化带里的勒杜鹃开着黄的紫的粉的小花,车辆行驶到路面高处向西看,珠江上的大船清晰可见。沿着机场南路一直开上领航高架桥,到达地面P3停车场大约有6公里,我刷卡试了下,员工停车权限已开通。在场内转了一圈,踏勘好今后上班停车的最佳地点,我就出去了。

出P3后再上领航高架桥,一路向南再次驶入机场南路。这一段路,可以看到左边是一片工地,是施工中的地铁11号线,右边还是一片工地,这里在建穗莞深城际铁路,工地西侧,是沿江高速的雏形,高速路的那边,不止看得到大船,还隐约看得到中山。

从机场南路拐入航站四路回家,路上我对老婆说:“这辆小车不错,自动挡、好操控、外观靓丽、加油省钱,满足了我对家用车的幻想。”老婆嫌弃我没追求:“哼,一辆入门级的十万块的车就让你美成这样了?这里是深圳,你加油干,以后换豪车再带我兜风,那才神气呢。”


2015年2月18日 除夕

星期三,多云,16-20摄氏度。今日除夕。

这个除夕刚好轮到我上班,没关系,倒班嘛,节假日轮到谁就是谁,我早有心理准备。再说了,体验一次在机场过年的感觉,也挺独特的。

其实对于这个年,我很早之前就有所打算,算到了自己除夕会上班,我跟老婆商量着让爸妈和岳父岳母都过来玩玩,一来这边比皖北老家暖和很多,对他们老人家的身体比较友好,二来带他们趁深圳人少的时候好好逛逛这个城市,不也是很好的孝敬方式吗?

平日里我停车后都是直接从到港大厅进入机场,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天特意到离港大厅看了看,果然不出所料,这里的布置体现出很浓厚的节日氛围,有悬挂着的巨幅国旗,有堆满了鲜花的布景台,值机岛上也挂了好多盏好看的大红灯笼。到办公室后我和老婆微信聊天:

我:来机场玩啊,今天这里打扮得超好看,适合拍照。

妻:我不去!四个老人、一个小baby,就我一个年轻人,折腾。

我:来嘛来嘛,我今天不忙,带你们转转,中午请你们吃饭。

妻:那好吧,可我们咋过去?

我:你们坐××路公交车,直达四楼,我在那儿等你们。

接到了家人,我先是带他们在安检区外围转了一圈,老人们看到这座建筑,发出阵阵惊叹,被机场的大气震撼,拿起手机不停地拍拍拍,我爸甚至说:“咱是没见过鸟巢,真见到估计不一定能比过这机场吧,气派!”我老婆相中了春节气氛,用布景台、大灯笼做背景,给一家子拍了好多合影,然后精挑细选、修修改改,发了个朋友圈,瞬间收到大量点赞。我看到后也留了言:“某人一开始还不愿意来呢。”被她翻白眼无视。

随后我带大家去地面交通中心的一家港式茶餐厅吃饭,点了虾饺、干炒牛河、黯然销魂饭等特色菜。两位妈妈对此赞不绝口,她们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第一次品尝岭南风味美食,没想到接受速度还挺快的。大人们吃饱喝足了,可不能忘记我的小女儿,她还得喝奶呢。我刚给她冲好奶粉,同事打来电话,说有个故障要排查,老婆说:“你忙你的,我们一会儿就回家了。放心工作,晚上我给你送饺子吃。”

于是我回办公室排故,问题不大不小,所幸紧急级别较低,可以不慌不忙地处理,等搞定之后,写完分析报告,抬眼一看,竟已黄昏了。坐下来喝杯茶歇会儿,椅子还没捂热,手机响了,是老婆:

妻:出来拿饺子吧,今天新包的,猪肉香菇馅儿。

我:嗯?怎么这么早就来送,我还不咋饿啊。

妻:不饿也赶紧出来拿,别耽误我回家看春晚。

我:哎,你这急性子。行,等我十分钟。

……


2016年8月28日 失落

近半年来连续三件事打击了我。

在公司里幻想着只靠拼命干活升职加薪,而没有一些能拿出手的证书傍身的话,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从年初就着手准备中级职称的评审,论硬性条件我绝对够格,来机场前手头就积攒了两个大国重器级别的项目,只要摸清深圳市的政策,按着程序走,基本就没问题了。可我由于大意,错过了一个节点,导致流程上无法进行下一步,没办法,只能等待明年了。想起自己的好多大学同学五年前就已是工程师,现在都可以评高工了,我却还啥也不是,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一步迟步步迟,都怪我当年只顾着埋头工作,忽视了这些能给自己增加履历含金量的证书。

坏消息也有连锁反应,没搞定中级工程师,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在部门的技术序列晋升中占不到先机。此处要介绍下在机场工作的特点,亲朋好友都认为机场的岗位全部是光鲜的体面的,从职场环境来说,此话不假,从待遇看,则一言难尽。作为一家有六七千人职工的服务性国企,机场的基层员工数量巨大,绝大部分只能拿着低薪级的薪水。这个薪资水平,如果职工没有住房压力(比如已经住上了公司的福利房,或者市里的人才房,或者本身已有商品房),则还算不错。如果想以此独立买房,则可能性极低。于是,抓住公司放出的技术晋升机会,让自己能升一级工资,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毕竟我早就看中了附近的一个小区。后面虽然我晋升成功,却因可加分的证书不足而未能如愿定级更高的档位。这件事说成打击有些严重,但失落是免不了的。(注:机场的薪级结构分为若干级若干档,级是ABCDE,档是12345,A1最低。我晋升后从入职时的B3提高到C1,离目标值C3尚有两档差距。)

第三件事比较摧毁我的信心。我自认为当年做项目时管理经验算得上丰富,所以在公司内网发现机场码头放出来一个电气管理岗后,我双眼是放光的,认为自己有条件一试。我好好地润色了简历,先找科长签字,再找部门长申请,两位领导都不错,不仅同意,还稍稍鼓励了我。不过在现场面试时,当头一棒来了。我答出了工作签报注意事项,却答不出重大问题闭环方式;我答出了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却答不出管理风险如何规避;我答出了应急情况怎样处理,却答不出标准文件怎样编制。首席面试官总结说:“你优点在于熟悉机场内部的一线具体事项操作方法,缺点在于管理理念老旧且近年来没有持续性的学习,你现在是出色的工程师,却还不是合格的管理者。不好意思,你没有通过第一轮面试。建议你在现岗位多学习管理性质的知识,今后有机会再合作。”人家愿意把我的优缺点分析得如此透彻,还给出成长建议,我有什么好再说的呢,只能真心道谢黯然离去。

昨天的应聘失败后,我反复琢磨了面试官的话,认为很有道理。有道是“种树最好的时机,一是十年前,二是眼下。”现在不是失落的时候,而是种树的时候。是该给自己来点变化了,顺便纪念“参加工作十周年”这特殊的年头。我给自己定几个小目标,争取三年内能陆续达成:

1、从今天起,坚持写工作日志和故障分析;

2、总结既往项目经历,形成一到两篇论文;

3、完成职称和职业资格的双重提升。


2017年10月10日 小成

我仍然在平平淡淡地倒班。

这个时候深圳机场的夜间航班班次增多,倒班人员任务变重。为了提高效率保存体力,我和搭档说好,我睡上半夜他睡下半夜,保证随时有人接听值班电话。

近一年来,有过多次大半夜出去检查系统异常的经历。搭档是个比我小六七岁的小伙子,他胆子小不敢独自去很偏僻的地方,所以通常我会让他在值班室盯着工作站的系统软件观察实时情况,我去现场检查设备,使用对讲机联系。

凌晨的地下综合管廊,除了我的脚步声,墙上的日光灯管偶尔会滋滋滋响几下,看着眼前这略显惨淡的白光,往前延伸的巨大的管道,我的大脑不由自主想到《闪灵》《电锯杀人狂》等恐怖电影,正愣神呢,对讲机里突然传出了“彭哥彭哥,到哪里了?”把我吓得打了个寒颤,原来我也是害怕的。可是异常总要检查,我捏住对讲机略带怨怒地回了一句“阿辉阿辉,我走到设备处会跟你说的。”就硬着头皮继续往前,从不唱歌的我,此时会吼几句《男儿当自强》,胆量似乎壮了一点。等走到异常设备处,我掏出对讲机——

我:阿辉阿辉,我已到达代号某某设备处,请报告系统目前状态。

辉:彭哥,该设备某某回路掉线,其余回路正常。

我:收到,初步判断某模块故障,我更换后你再观察。

……

一般情况下,我凭借经验会很快判断出故障所在,迅速处理好离开这安静得过分的地方。但今天这次例外,控制器、扩展模块及程序等故障嫌疑点查了个遍儿都找不出问题在哪里,折腾好久才发现是电源适配器接触不良,唉,这种故障类型可真是第一次碰到,够奇葩!此时耳中已能听到脚下更深处地铁11号线列车的轰隆声,六点钟,天亮了。

如果不用出现场而只是在办公室候着值班电话,凌晨两点至六点这四个小时我的大脑是澄明的。可以整理排除故障的方法,可以总结以往工程的模式。从工作往生活延展,近可给已上幼儿园小班的女儿写一封爱的小信,远可回忆出自己童年的趣事敲出一篇千字小文。

看来,前文所述的目标之树,我种下后成长得还不错。截至这个班次,我的脱胎于故障处理经验的两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了,两篇专业技术分析报告在机场案例分析活动中获奖了,《童年趣事八篇》被机场内刊看上了。


2018年9月1日 心寒

工作嘛,平稳之中总是会出现些波澜,就像飞机在空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让机身晃动的气流。

今年年初部门放出来消息,说是会设置若干主管岗位,欢迎符合条件的员工报名参与竞聘。部门对这件事很上心,不久之后就下发红头文件,详细列出十二个竞聘岗位的名称、工作内容及报名条件,并计划7月份笔试、8月份面试、8月底发榜。

有2016年应聘机场码头电气管理岗失败的前车之鉴,我对本次的竞聘始终持谨慎态度。首先是认真评估了岗位与我自身条件的匹配度,从三个待选岗中挑出自身优势最大的报名——电气主管岗。俗话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还选择电气岗,颇有些认死理的意味;其次是为笔试做了充分准备,不但温习了来机场后的所有故障案例,还扩大范围把电工最基本的操作规程重新读了好多遍。此举让我占了个大便宜,笔试分数占比最大的一题是手绘某电气控制线路,正是我从操作规程记下的,该题答出满分,使我的笔试总分位于前列;再然后,我详细梳理了参加工作以来的经历,列出项目经验、获奖情况、论文情况、自身优势,形成了一份漂漂亮亮的PPT去参加面试,向由部门领导及各科室科长组成的评估小组述职。

这次述职,每个人都有点紧张,下面的领导全都认识你,要是敢自我夸大,一眼就能被瞧穿,一个问题就能把你问穿。还好我的PPT写的全是实打实的工作经历,不存在自吹自擂成分,心跳加速着在规定时间内介绍完,再有惊无险回答出领导的三个问题,虽然紧张有余,胜在过程顺利。有个小插曲,PPT中我放上了在前东家中远船厂参与的两艘海洋工程产品的照片和简介,它们造型奇特、身躯庞大、科技含量高,部门副职对此很感兴趣,问了好多小问题,最后还感慨了下:“没想到咱们部门有参与过大国重器的人才。要是没有这个竞聘活动,看来很多金子不会冒出来啊。”

副职的话给我定了心,述职完毕走出考场,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有戏,觉得这几个月的“战略上谨慎、战术上用心”是值得的。

然而,波澜出现了。昨天竞聘结果放榜后,我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三遍,都没有我的名字。不仅如此,文中末尾有句话明晃晃地刺激了我,上面写着:

该竞聘活动设置十二个主管岗位,其中十个岗位吸收到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另外两个岗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此次空缺。

“宁缺毋滥”这四个字,犹如一颗冰弹,从我的眼睛射入,直达体内寒了我的心。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才,而是一个笑话,属于“滥”的范围。因为空缺的两个岗,其中就有电气主管岗。

联想到进入机场的这五年多,除了遇到一次薪资普调,遇到一次没达到目标值的技术晋升,到手工资并没有很大变化,我还有必要在这里坚持下去吗?去年底买的机场旁边的小区房,还贷款还到啥时候是个头呢?


2019年1月24日 大成

去年9月份在机场竞聘失败后,好运似乎接踵而来。

第一个,惦记已久的中级工程师证书评到手了,职业资格方面考到了高级技师,实现了“完成职称和职业资格的双重提升”的既定目标。第二个,一篇讨论控制变压器的论文入选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年会。第三个,一篇探讨安全管理的文章被宝安区安监局官方公众号推送。第四个,之前闲来无事时搞的关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的实用新型专利,已基本板上钉钉。

也许就是靠着这些成果,我才得以快速跳槽到现单位——一家区属建投集团,今天刚好满三个月。

上午正上班呢,手机接到一个“0755-2345****”的电话,这号码我十分眼熟,是我待了五年半的机场办公室的座机。寻思着:老东家这时候找我干啥呢?按通电话,原领导老张在电话那头恭喜我,说我离职前投到机场集团的文章《论基层电工的职业素养及安全意识》,在集团层面获得了三等奖,这是属于部门的、科室的、分队的一个大奖,感谢我的贡献……迷迷糊糊中和老张侃了几句,挂了电话,我的思绪回到半年前。

彼时我正在准备竞聘,重点梳理了做过的项目和未发表的几篇技术报告,发现项目中出现的很多案例可以作为报告的论据,于是产生了把这几篇报告整合起来,写一篇“大作”的想法。老张是老牌硕士生,对论文有点研究,我请他帮忙对文章结构做了微调,然后自己一有空就慢慢往里添案例,一番操作下来,竟然成了一篇近万字的论文。要不说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呢,这篇文章刚完成,就遇到了集团征稿,我投了过去,也就有了前面的那通电话。

下班后我开车回家,途中手机响了好多次,我以为是新公司的工作群有重要通知,停好车才发现是机场的老同事发来大量的恭喜信息。说我在集团获奖的论文,被上报到中国民航局,拿到二等奖。我难掩激动心情,点开阿辉发给我的链接,上面写着:民航明传电报《关于“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主题论文征集活动获奖情况的通报》,二等奖一栏,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说实话我现在的心情很复杂,我在深圳机场工作了两千天,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干活从不偷懒,排故冲在前面,最后却被“宁缺毋滥”几个字伤了心,现在这个二等奖固然值得欣喜,可我已经不是机场人了啊。

还是局外人看得清,老婆这时说:“只要是奖,就要开心!你虽然不在机场做事了,奖项往后可以用来评高工啊。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饭做好了,吃饭吧,我给你倒杯酒庆祝下。”

是啊,机场生涯的最重奖项,是在我离开之后拿到的,虽然可惜,但总比没有好。要放下心结往前看,2016年定的目标,我实现了,甚至还有超额完成的意外之喜,而且,新工作的待遇比之前提高了50%,还乱想什么呢?口子酒举起来,为这大成的年份干杯!


2020年4月19日 回家

老家有件事需要处理,我便请了年休假,从深圳飞回去。

上午9:00的飞机,我7:30提前到了机场,在自助值机台换了机票,过安检往候机处走,23号登机桥。我对这里太熟悉了,当年上班时的办公室就在23号桥的一楼附近,那会儿我常常从四楼过安检下三楼,沿着南指廊朝北走几百米,从登机桥再下一楼去上班。如今虽一年半没有再踏足,但一路上过来的景观和格局并没有大的变化,除了两点,匆忙赶路的旅客全部戴着口罩,路两旁的商店关门的居多,因为疫情。

我原本计划着,来得早,喊阿辉他们上来聊聊天,但转念一想,机场在疫情期间管控严格,我最好还是不要打扰他们,免得害他们徒增与外人见面的密接风险。到了登机桥,尚未开始检票,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喊着:“请大家提前扫码登记防疫信息,绿码才可以登机。”我掏出手机扫过眼前巨大的二维码,根据提示逐一填写,最后顺利生成绿码,还好还好……

刮南风,飞机向南起飞,我透过小窗往外看,T3、地面交通中心、西湾红树林公园逐渐远离、变小,西乡、新安、前海自贸区逐渐远离、变小,等可以看到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时,飞机转头向北飞去。飞过我在机场片区的家,飞向我在皖北小城的家。

今天的日记有点碎碎念,写着写着感觉有些emo。如本文开篇时所说,我在深圳机场工作的五年半,已经是稳稳当当地飞过了,穿插着的一点小波澜不影响整体的平稳性。然而我还是在福永居住着,每天听着飞机的起落声起床、入睡,天气好的休息日,我还是会常常爬到天台望向机场,那边不仅有繁忙的飞机,还有繁忙的工地,卫星厅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如果我还在机场工作,凭着工程建设的经验,不知有没有机会参与其中。

飞机越飞越高,已经到了云层之上,我闭上眼睛,在机场工作的点点滴滴犹如幻灯片在脑中放映,直到片尾出现“The end”字样……


结语

2023年3月某天中午,跟我同时入职机场的三个朋友喊我喝酒,庆祝在机场工作十周年,我欣然前往,一来和老朋友侃侃大山忆苦思甜,二来我对机场有着浓厚的感情,愿意多多了解她的发展情况。

也许是年纪变大了,大家都变得爱回忆过去,且能记起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刚入职时每个人都一穷二白,连考电工证的报名费都掏不出来,最后还是部门先行垫付的;新员工的第一次团建,导游为活跃气氛非得让大家唱歌,结果就是一群工科男的尬唱把跟车领导震得目瞪口呆;阿辉用微波炉热个包子,没调好档位导致包子烤焦冒烟,触发烟感报警,害得分队被通报批评……

过去是苦的,现在是甜的。之前的分队成员,队长老张在知天命之年辞职回了北京老家,深度参与子女成长,不再仅限于每晚的视频联系;其余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生活上结婚生子,工作上砥砺奋进。有的和我一样,成为买房的还贷一族,有的住上了公司的福利房;有的已经成长为经理级别,有的跳槽去了更广阔的平台;就算是仍从事一线工作的几人,也都已是科室的中流砥柱。

我在《不只在梦里飞翔》里憧憬的景象变成了现实,深圳机场一直处在了世界最一流机场行列,各种全球性、国家级、行业级大奖拿到手软,如今,以高标准开通了卫星厅,正积极推进三跑道的建设,将来某些主要指标甚至可以冲击全国前三。

每人喝了三两白酒,散场回家。我躺在沙发上做了一个梦,梦里老张带着我和阿辉去深圳机场T3航站楼地下室踏勘,想研究出一条最优的巡检路线。这条路线好长好长,我们走过了贵宾厅,走过了东翼西翼,走过了东西南北指廊,最终在23号廊桥停下了:

老张:怎么样,累不累?

阿辉:有点累,这里可真大,这样走的话,一天保底两万步。

我:这里是深圳市的地标建筑啊,累点儿没关系,我们把她伺候正常了,不是倍儿有面子吗?


  • 广告
    查看详情
~先加赏先享有版权分享...详情>
本文获得0邻家币,详情如下:
猜你喜欢